阿克塞尔罗德发现,在自利的 行动中会出现合作。通过一系列游 戏,他对许多策略进行了检测。最 成功的是简单的针锋相对策略,也 就是玩家在第一步时采取合作策 略,然后模仿他或她的对手,因 此绝不会是第一个“出卖”对方的 人。那些“好”的方法最成功。合 作能产生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但 是玩家也不能太好,因为如果被 对方背叛,就必须在下一步进行回 击。为了保持信誉,玩家必须在 被“出卖“后立即采取报复行动。
现在,这种分析竞争与合作的方法 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非常丰富的领 域,研究社会规则甚至道德规则是 如何产生的。
XWJ
双赢局面
拉弗的理论对右派政治家 非常有吸引力。因为根据这一 理论,他们既可以通过减税赢 得人心,又能保证公共服务水 平。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降低 了最高税率,成为了许多穷人心 目中的英雄。然而,几乎没有证 据能够证明拉弗的观点真正地发 挥了作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税 率远低于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 但并没有得到理论上的税收财 富。相反,政府主要是通过不断 增加财政赤字来支撑减税。
从纳税王国到避税天堂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
(Arthur Laffer )提出了减税收入 论。他认为,如果政府不征税它将没有收入;如果征100%的 税,它同样不会有收入,因为没 有人会工作;即使低于100%,非 常高的税率也会打消人们的工作 积极性。高税率导致工作时间减 少,最终导致税收收入减少。当 最高税率非常高时,税收收入也 可能减少,因为高收入人群会离 开这个国家,或者将他们的钱储 存在免税天堂——低税率或免税 的国家。拉弗画了一条钟形曲线 ,表明在零税率和100% 税率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一 个使政府收入最大化的均衡点。
拉弗认为,从高税收的点出 发,降低税率,同时实施其他有 利于供给方的政策,将提高经济 效益,创造更多的税收。拉弗在20 世纪70年代提出这一理论时,一些 国家对部分人群的征税税率达到了 70%,还有一小部分国家对最高收 入人群的税率竟然达到了90%o经 济学家有关拉弗曲线的顶点位置还 存在着分歧。右派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现在位于拉弗曲线顶点右边的 某个地方,也就是说减税可以增加 政府收入。左派经济学家对此观点 表示反对。
理性人的终结?
这项研究的关键点,即我们对 损失的厌恶程度大于对收益的喜爱 程度,并且我们根据情境来理解得 与失,阐明了为什么人们的决策与
效用理论或“理性经济人“假设不 一致。这个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的支 柱理论,还广泛地影响了市场营销 和广告行业。通过理解我们决策的 方式,市场营销人员就能够更有效 地销售产品。商场的促销活动就是 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些商品打着“ 巨大的折扣”的幌子,但原价早就 被抬高了。
期望理论可以解释很多常见的经济决策。例如,人们会为了 从15英镑的DVD中节省5英镑去 城镇的其他地方购买,而若购买 的是400英镑的电视机,却不太 可能为了节省5英镑而这么做, 尽管每种情况对净财富的影响是 一样的。损失规避还解释了众所 周知的禀赋效应:与得到前相 比,当人们实际拥有一件物品 时,给它赋予的价值往往更高, 并且不想失去它。
行为经济学对我们理解经济 非常重要,它将心理现实主义 引入了现代经济学。期望理论 最早提出,人不是简单的绝对 理性的机器。意识到这一点对研 究经济理论和政府政策的制定非 常重要。例如,所有权可能会影 响人们对待他们拥有的物品的方 式。
过程与结果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还表示, 即使决策制定过程不能影响最 终结果,它也会影响人们做出 的选择。
例如,假设一个游戏有两个 阶段,如果玩家能到达第二阶 段,他们将面临两个选择,但他 们必须在第一阶段开始前就做出 决定。第268页的图表就展示了 一个这样的例子。
在这个两阶段游戏中,大多 数人选择了有保证的3000英镑这 个选项。然而,当人们面临直接 有较低概率获得4000英镑或有较 高概率获得3000英镑两个选项 时,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以更低的 概率获得更多的钱。为什么会有 这种变化呢?
在两阶段过程中,人们忽略 了第一阶段,因为两种选择的结 果相同。他们将情况看成是在有 保证的赢与仅仅是赢的机会之间 做出选择,虽然事实上两种选择 的概率已经因第一阶段的结果而 发生了变化。
应对风险
阿莫斯•特沃斯基和丹尼尔• 卡尼曼发现,人们的行为经常会 违背经济学家的标准假设,尤其 是当结果不确定时。研究发现, 人们根本不会理性地做出能使个 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相反,人们的行为受到决策呈现方式的影 响,与此同时,他们做出的回应 也往往违背标准理论。经济学家 们早就知道,人们倾向于“规避 风险”。例如,如果面临两个选 择:100%能得到1000英镑或者 50%概率得到2500英镑,那么大 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尽管事实 上后者虽不确定但期望值是1250 英镑,高于前者。心理学家又构 建了相反的情境,给同一群人另 外两种选择:100%损失1000英 镑,或者50%的概率损失2500 英镑,50%的概率无损失。在这 种情境下,之前选择100%获得 1000英镑的人,此时会选择在无 损失和重大损失之间堵上一把。 这就是冒险行为。
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的标准 经济方法包含一个假设,即每 个人要么厌恶风险,要么喜欢冒 险,要么对风险持无所谓的态度。不论个人是否面临涉及得失 的风险,这些偏好都存在并影响 着人们的行为。然而,特沃斯基 和卡尼曼发现:当人们面临收益 时,他们是风险规避的;当人 们面临损失时,他们是风险偏好 的。人们的偏好本质上似乎发 生了变化。他们的研究表明,人 们“厌恶损失”,因此愿意冒险 避免损失,而不愿为得到一些东 西而冒险。例如,损失10英镑所 减少的效用远大于得到10英镑所 增加的效用。
2008年金融危机
在复杂的数学和日益强大的 计算能力的帮助下,金融创新爆 发,推动了几十年来金融体系的 急剧扩张。从20世纪70年代微 不足道的交易金额开始,全球衍 生品市场以每年约24%的速度增 长,2008年交易总额达到了457 万亿欧元几乎是全球GDP的20 倍。当公司发现更安全的、有利 可图的新的借贷风险管理方式 时,金融衍生品交易成倍增加。
2008年9月,美国投资银行 雷曼兄弟申请破产时,这种扩张 的致命缺陷就暴露出来了。其中 最严重的缺陷在于对正态分布假 设的依赖。正态分布假设认为,
大多数价格聚集在平均数上下, 很少会出现极端的价格变化。但 是早在1963年,经济学家就曾 经就正态分布假设产生过分歧, 当时法国数学家曼德勃罗提出, 价格的极端变化比预期的更为常 见。 危机之后,人们开始重新审 视这些模型。行为经济学家和经 济物理学家们运用源自物理学的 模型和数据分析技术,以便更好 地理解金融市场与风险。
放松管制
认识到这种投机可能性后,政 府开始实施严格的管制。从20世纪 30年代开始,美国就将以现金结算 的衍生产品交易界定为赌博而不是 投资,并对其实施严格的控制。交 易所也被禁止进行这类交易。但是 随着1971年固定汇率体系的瓦解, 对冲潜在浮动汇率的需要迅速出 现。管制放松后,衍生产品交易市场迅速扩大。
这又滋生了一个非常关键的 问题。由于衍生品交易本质上非 常复杂,因此没有可靠的方法来 准确地确定衍生品的价格。即 使是简单的“期权”,即提供在 未来以某个时间交易标的物的权 利,其价格都由好几个因素共同 决定,比如标的物的现期价格, 时间期限以及预期价格的变动 等。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麦 伦•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 ) 和费希尔•布莱克(Fischer Black )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 数学公式,随后,罗伯特・C•莫 顿(Robert C Merton )在同一年 将这一公式进行了扩展。
基于有关金融市场的一些假 设和观点,经济学家将这个问题 进行了简化。第一个假设是,“无套利” 规则。这是指在运作良好的金融 市场上,价格反映了所有能得到 的信息。个股价格不仅反映了公 司今天的价值,还反映市场交易 商对公司未来价值的预期。通过 对冲未来的风险,不再能获得有 保证的利润,因为价格已经反映 了所有人们据以建立对冲预期的 信息。第二个假设是,人们总是能 够将反映资产投资组合的期权合 约组合在一起。换句话说,期权 能很好地对冲每一种可能的资产 投资组合。在这种假设下,所有 的风险都消失了。他们做出的第三个假设是, 尽管资产价格随着时间波动,但 都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这意 味着,价格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太 大的变动。
基于这些假设,布莱克、斯 科尔斯和莫顿建立了一个在标的 物价格变动的基础上为标准期权 合约定价的数学模型。曾经被 认为不可靠的衍生品合约,如今 可以利用电脑技术进行大规模处 理。这为衍生品交易的迅速发展 扫清了道路。
布莱克、斯科尔斯和莫顿开 发的期权定价模型,提供了一种 全新的分析金融市场的视角。甚 至可以逆向运用这个价格模型, 从现存的期权价格推出“隐含波 动率”。这创造了一种新的风险 管理方法:人们不再基于价格或 预期价格进行交易,而可以根据 市场价格所反映的风险直接将资 产组合到一起。风险本身,正如 数学模型所描绘的一样,是可以被交易和管理的。
释放资产
衍生产品合约逐渐标准化, 可以像其他商品一样在市场上进 行买卖。1864年芝加哥期货交易 所的农产品交易,是第一次衍生 产品交易。然而,所有衍生产品合约都存在投机可能性,导致它 们曾多次被明令禁止。“现金结 算”合约尤其令人担忧。这种衍 生产品合约,以现金结算,不包 括标的物的实际支付。也就是 说,标的物与衍生产品之间不存 在任何的实际关联,人们很可能 会把它当作纯粹的投机工具。
期货合约
衍生产品在几个世纪以前就 已经存在了。它是一份合约,与 商品本身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 商品的一些属性有关。例如,典 型的早期衍生产品合约是“远期 合约”,即事先确定商品(如咖啡)在未来的价格和交货日期。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不管农产品 的实际收成和产量如何,生产商 在未来都能以固定的价格将产品 卖给顾客。衍生产品的目的是降 低风险,保障未来。这就是所谓 的“对冲”。然而,衍生产品合 约也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有 人会将他用于赌博而不是提供保 险。期货合约确定了在未来某个 日期以某个价格交付商品。如果 约定日当天的市场价格(“现货 价格”)低于合约价格,生产商 就能轻易获利。当然,如果市场 价格高于约定的价格,生产商就 会遭受损失。此外,由于衍生产 品合约不涉及支付实际资产或商 品,而只是规定在未来购买这些 产品的权利,因此人们可以进行 大批量交易。衍生产品赋予了贸 易商们更多的权利,即更多的“回 报”。
对自由市场的反思
尽管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货 币主义和市场自由化可能有利于 提高市场效率,但一些经济学家 却对这些政策是否可持续感到不 安。早在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 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 ) 就指出,金融机构具有与生俱来 的不稳定性。“繁荣与萧条”周 期的缩短似乎证实了他的假设。 放松管制鼓励了风险借贷的增 加,导致了公司和银行的破产。 其他经济学家也对市场的效率和 理性提出了质疑,认为所谓“科 学的”经济模型建立在错误的科 学基础上:数学和物理学的新思 想,如复杂性理论和混沌理论或 许是更好的类比,并且,与经济 学家标准的理性概念相比,行 为心理学可以更好地解释“经济 人”的行为。
与此同时,新兴国家正在快 速发展着,尤其是在亚洲,中国 和印度的经济正在改革中发生着 巨变。在BRIC国家(巴西、俄罗 斯、印度和中国)的改革中,一 个新的与西方抗衡的经济集团出 现了。由于其他国家因沉重的债 务和政治不稳定而被束缚在贫困 之中,因此这些新兴国家的繁荣 再次燃起了人们对发展经济学的 兴趣。同时,曾经带来过经济繁 荣的技术,如今却给经济带来了 威胁,如全球变暖和全球气候变 化,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全世界各 国联手才能解决。 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一系列 金融危机席卷西方世界,自由市 场政策似乎也失效了。经济学开 始再次关注自由市场的不平等和 社会结果。一些经济学家甚至怀 疑,是否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 自由市场的失败预示着资本主义 的灭亡?世界又一次处在了经济 巨变的边缘。
右派的崛起
随着对凯恩斯主义政策逐渐 失去信心,右翼政党的代表,同 时又是坚定的弗里德曼货币主义 经济学信徒的里根和撒切尔夫人 分别掌握了美国和英国的政权。 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 政策,标志着对传统自由市场能 够实现稳定、效率和增长这一信 念的回归。
所谓的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 义的社会政策,受到了将个人而 不是政府置于经济思想核心的奥 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以及认为减税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的经济学家们的影响。 自由化成了新的口号。放松 对金融机构的管制,不仅使公司 借贷变得更容易,还使得银行沉 迷于所谓的零风险高回报的金融 工程中。整个20世纪80年代,全 世界的经济形势都在发生变化。 苏联的经济改革注定将会导致苏 维埃集团的解体,进一步增强了 保守主义经济学家所坚持的社会 主义政策无效的信念。然而,欧 洲大陆拒绝了英美式的从凯恩斯主义到弗里德曼主义的转变,只 是逐渐地实施了更加自由的经济政策。
权利
食物的绝对短缺是很少见 的,更常见的是最需要食物的人 往往得不到食物供应。森将个人 可以得到的食物和服务组合定义 为他们的“权利”。饥荒就是一 个缺乏权利的例子,而权利不仅取决于所生产食物的数量。在现 代的交换经济中,大多数人都不 会自己生产食物;他们用一种商 品(劳动)交换另一种商品(货 币),再用货币购买食物。一个 家庭是否有足够生存的食物,取 决于它能出售或交换的东西以及 食物的价格。如果一个家庭的权 利(他们能得到的商品数量,而 不是社会提供的数量)减少到维 持生存所需的最低数量之下,就 会发生饥荒。当食品价格上涨或 工资下降时,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发生。
森分析了 1943年孟加拉的大 饥荒以及最近发生在非洲和亚洲 的饥荒,收集了实际信息来支撑 他的理论。他发现,尽管孟加拉在饥荒开始那年的食物生产总量 比前一年少,但仍然超过之前没 有饥荒的年份。因此他推论,发 生饥荒的主要原因是加尔各答地 区农民的收入跟不上通货膨胀下 日益上升的食品价格。当时的印 度处于英国统治之下,英国政府 在印度投入了大量资金以备战争 之需,因此印度正经历着经济繁 荣。这导致劳动者的食品购买能 力下降,被迫忍饥挨饿。 森认为,民主国家尤其应该 防止恶性饥荒的发生。他开创性 的研究颠覆了人们对饥荒的看 法,提供了解决饥荒问题的新途 径。
欧元区危机
欧元启动近十年来,一直运 行得很好。据估计,欧洲贸易增 长了 15%以上。资本和劳动力市 场变得更加灵活。经济增长很明 显,尤其是在相对较穷的爱尔兰 和欧洲南部地区。但是在这个表 象下,却隐藏着深层次的问题。 不同国家劳动力成本的差异加剧 了贸易的不平衡。作为一个整 体,欧元区总体上与世界其他地 方保持平衡,进出口大致相等。 但是,欧元区内部却存在着巨大 的差别。北欧国家不断增长的贸 易顺差,与南欧日益增加的贸易 逆差大致相当。如果没有顺差
国家和逆差国家间的财政转移机 制,南欧的贸易逆差实际上变成 了不断增加的债务。当2008年金 融危机爆发时,不平衡的体制走 向了崩溃的边缘。
欧元危机使人们开始怀疑, 欧洲是最佳的单一货币区域吗? 一些国家似乎与贸易条件不相匹 配,而财政转移机制的缺失又 意味着这些不平衡得不到解决。
《稳定和增长公约》不具备足够 的约束力强迫截然不同的国家在 经济上趋同。 欧元成员国面临着艰难的选 择。如果能构建起财政转移机 制,欧元国也许能克服他们的不 均衡。如果欧元区成员国不能就 这个机制达成政治共识,那么欧 元的继续存在将受到威胁。
致命的缺陷
然而,有关欧元的规定并没 有包含风险分担机制,至关重要 的是,没有规定欧洲国家间的财 政(税收收入)转移方式。原因 很简单,这涉及了政治因素。尽 管早就建立了一些转移机制,比 如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但任何国 家都不想失去决定本国税收和支 出水平的权力。要在整个大陆实 现财政转移,需要建立强大的、 中央集权的机构,要能从过剩的 地区征税并再分配给处于逆差状 态的地区,比如从德国征税转移 支付给希腊。但是从政治的角度 考虑,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将这个
想法付诸实施。相反,欧洲国家 的领导人反而希望《稳定和增长 公约》能约束政府活动,而不需 要建立直接的财政转移机制。
引入欧元
1979年,以稳定汇率为目的 的欧洲货币体系建立,在欧洲 实行单一货币的想法开始付诸实 施。最终,1999年,欧盟(EU) 的11个成员国建立了欧元区(使 用欧元的地区)。尽管欧盟成员 国之间的贸易很频繁,各国也相 继取消了对劳动力、资本和商品 流通的限制,但仍然有必要对欧 元国家施加更进一步的限制以保 证欧元有效地发挥功能。
1992年载入《马斯特里赫条 约》的“收敛准则”,意在保证 所有希望加入欧元区的国家都有
相似的经济,处于相似的经济周 期阶段(增长或衰退)。之前的 汇率机制(ERM )也曾尝试在 欧元体制内解决国家间的货币问 题。但欧元更进一步地取消了所 有国家的货币,因此,这实际上 永久地解决了汇率问题。此外, 欧元区还引入了有关政府债务的 新规则。1997年《稳定与增长公 约》规定,任何国家的债务都不 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60%,每年的逆差不得超过GDP 的3%。一个新的欧洲中央银行 将取代各国的中央银行为整个欧 元区服务,制定适用于所有成员 国的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后来有关这个问题的思考, 有利于辨别区域内实行单一货币 应满足的条件。要很好地适应一 种单一的货币,该区域的资本和 劳动力市场必须足够灵活,允许 资本和劳动力随着市场需求的变 化而自由流动。因此,价格和工 资要能随着需求和供给的变化灵 活调整,并指引资本和劳动力流 向它们该去的地方。区域内不 同国家还应该处在相似的经济周 期阶段,这样发行单一货币的中 央银行才能恰当地服务于整个区 域。此外,还需要建立处理经济 周期不同步问题的机制。最容易 理解的是财政转移,即从经济增 长的地区征税,用于补助经济衰退的地区。最后这个条件,若不 能付诸实施,将对欧洲造成非常 严重的后果。
货币区域
在什么地理区域内可以只使 用一种货币呢?蒙代尔试图解答 这个乍一看很奇怪的问题。那个 时候,几乎还没有人提到过这个 问题。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个 国家应该使用他们自己的货币。 任何人都没想过这或许不是最好 的安排。蒙代尔意识到,虽然每 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但这并 不代表这种货币安排是最好的。 很明显,使用多种不同的货币有 高昂的成本,因为要进行交易就必须在各种货币间进行兑换。 极端情况下,如果每个城市的每 一个邮区使用的货币各不相同, 这无疑将是非常低效的。而另一 方面,如果整个世界都只用一种 货币,又会束缚多种多样的经济 发展。蒙代尔不禁思考,这两种 极端之间最有效的均衡点在哪里 呢?
首先,需要理解不同国家为 什么需要不同的货币。如果一 个国家拥有自己的货币,它就 能自主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进而根据本国经济状况制定货币 政策。另外,当它的汇率不固定 时,可以通过调整与贸易伙伴的汇率以抵消贸易不平衡。假设一 个农业国正在与一个工业国进行 贸易。如果工业国生产力突然提 高,可能会带来对农产品的过度 需求,以及工业制成品的过度供 应。工业国进口价值超过了出口 价值,于是陷入国际收支逆差。 当出现逆差时,工业国会让本国 货币贬值,导致出口货物更便 宜,出口增加,贸易恢复平衡。 但是,如果工业国和农业国 使用的是同一种货币。这种情况 下,就不可能进行上述调整,使 用各自的货币或许更有利。再比 如,一个单一的经济区域,如区 域内全是工业国,虽然由许多民 族国家构成,但他们共同使用一 种货币或许更有效。
探求未知
后来证明,埃尔斯伯格悖论 存在很多有争议的地方。有经济 学家认为,传统的经济理论完全 涵盖了这一悖论,而且实验条件 下人们的行为与面对现实模糊性 时并不完全一样。然而,2008 年金融危机重新激发了人们对模 糊性问题的兴趣。人们想要知道 更多未知的、无法量化的风险, 而这是期望效用理论无法解释 的。
模糊厌悪
埃尔斯伯格描述了一个思维 实验:如果从一个假象缸(见 上图)里捞出特定颜色的一个 球,实验者将得到一笔现金作为 奖励。实验参加者的选择表明, 如果能得到有关概率和风险的信 息,人们倾向于根据这些信息做 出理性的选择。然而,当有一个 可能的结果很模糊时,他们的 行为就会发生改变,这与期望效 用理论相悖。人们更偏好知道更 多有关他们面临的不确定性的信 息。用美国前任国防部长拉姆斯 菲尔德( 1932—)的话来说, 人们更喜欢“已知的未知”,而 不喜欢“未知的未知”。埃尔斯 伯格发表他的文章以后,这一结 果在一些真实的实验中得到了证 实。它被称为“模糊厌恶”,在 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之后有 时也被称为“奈特不确定性”。在寻求更多了解“未知的未知” 过程中,人们的行为可能与以往 的、更符合逻辑的行为不一致, 在决策时可能不会考虑概率问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