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经济学

实践中的货币主义

没过多久,弗里德曼的警告 就得到了印证。20世纪70年代, 随着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时上 升一滞涨现象的发生,菲利普 斯曲线的交替关系不复存在。政 府开始将控制货币供应作为目标 纳入他们的计划。德国、日本、 美国、英国和瑞士在20世纪70年 代纷纷采用了货币目标机制。然 而事实证明,要控制货币的增长 非常困难。其中一个困难是,应 该控制哪种形式的货币呢?大多 数中央银行针对的是广义货币, 包括银行定期存款(在固定的一 段时期内不能取出来的存款)。 但事实上这也很难控制。随后, 各国将注意力集中于狭义的货 币,即纸钞、硬币和中央银行持 有的存款准备金。这控制起来比 较容易,但是它与广义货币之间 的关系似乎并不稳定。 货币主义的尝试大多数都失 败了,但是其影响却非常重大。 它源于有关货币供应的政策,后 来成了一项旨在减少政府对经济 各方面干预的方案。今天,几乎 没有人会否认“货币很重要”。 货币主义政策通常是为了控制通 货膨胀,其与财政政策同样备受 关注。但是货币主义纯粹的公式 和它的政策影响所依赖的假设存 在着很大的争议:货币需求具有 可预测性,而政府能够轻易控制 货币供应。20世纪20年代,许多 国家纷纷放弃了货币目标。他们 开始用汇率来控制通货膨胀,或 者直接将利率政策与通货膨胀趋 势挂钩。

自然失业

“货币主义” 一词最先出现 于1968年,这一年弗里德曼对 菲利普斯曲线做出了新的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理论上通货 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稳定的替代 关系,这一关系使政府必须在低 通胀、高失业和低失业、高通胀 之间做出选择。弗里德曼认为这 种关系只有在短期内才存在,长 期内是不存在的。他认为存在一“货币主义” 一词最先出现 于1968年,这一年弗里德曼对 菲利普斯曲线做出了新的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理论上通货 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稳定的替代 关系,这一关系使政府必须在低 通胀、高失业和低失业、高通胀 之间做出选择。弗里德曼认为这 种关系只有在短期内才存在,长 期内是不存在的。他认为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指 的是在寻找工作过程中的暂时性 的失业。事实上,自然失业率就 是充分就业水平下的失业率。如 果政府增加支出将失业率降至自 然失业率之下,通货膨胀率就会 上升,工薪族也会进一步要求增 加工资。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其 一是在新的、更高的通货膨胀率 下,失业率将会回到自然水平。 另一种结果是政府以不断上升的 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来维持较低的 失业率。

很明显,政府通过财政政策 来稳定就业的做法是无效的。同 样的,增加货币供应量只能导致 价格不断上升。从长期来看,菲 利普斯曲线是自然失业率水平下 的一条垂直线,失业率与通货膨 胀率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货币量变化和产量变化之间 的时滞通常只有短短几个季度, 而价格变动则需要一至两年或 更长的时间才能见效,时滞太严 重。因此,弗里德曼建议政府不 要通过货币政策来操纵市场,因 为很可能错误地判断了经济中正 在发生的事情。他们应该遵循一 条简单的规则:无论界定的货币 量是多少,都要保证它的年增长 率稳定在2%5%的水平(这取 决于所选择的货币定义)。

以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 斯(Robert Lucas )和托马斯•萨 金特(Thomas Sargent)为代表 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根据对 未来经济政策的理性预期,重新 解释了这一观点。弗里德曼认为 人们只会根据过去的错误调整期 望。卢卡斯和萨金特则认为人们 的预期是往前看的。人们可以预 见政府可能会计划做什么,因此 政府任何试图将失业率降至自然 失业率之下的尝试都会马上导致 通货膨胀率的进一步上升。换句 话说,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也是 垂直的——政府从来就没有能力 降低失业率。

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表示,货币政策是 有效的:改变货币供应量将对总 收入产生可预测的影响。凯恩斯 曾指出这种关系是不稳定的,因 为人们是出于不同的动机而持有 货币;其中一些是所谓的“投机 性”动机,而这种动机很难确 定。为证实货币数量论是正确 的,弗里德曼需要证明货币需求 的稳定性。他不得不提出一个关 于货币需求的可验证的理论。

1956年,弗里德曼出版了《 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的表述》

(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A Restatement) o 他把货币 看作一件商品、一种“购买力的 临时载体”。市场对一件商品的 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总预算和该商 品与竞争商品的相对价格,同时 还受到购买者喜好的影响。弗里 德曼认为,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对 货币的需求。首先,随着整体价 格水平的上升,货币需求增加, 因为人们需要的是货币的实际 购买力。此外,对货币的需求还 受到人们“真实”财富或持久收 入、资金、债券、股票和耐用消 费品的回报率的影响。最后,货 币需求会受到“喜好”的影响, 这里的“喜好”主要针对的是经 济不确定性等导致人们希望持有 更多的货币的因素。

当市场上有足够的货币供应 时,消费者就不需要额外的货币 了:他们已经持有了他们需要 的货币。因此,当增加货币供应 时,消费者就会消费掉多余的现 金。价格在短期内不会做出相应 调整,因此这将增加经济产量。 但是,从长期来看,价格可以自 行调整,多余的货币带来的唯一 结果只是更高的价格。因此弗 里德曼的理论可以被认为是货币 数量论的复兴。货币数量论的公 式是MV = PT,其中“M”代表 货币供应量,“V”代表货币流 通速度,“P”代表价格水平,“T”代表交易数量,通过PT 相乘,我们可以得到交易的总价 值量。这一公式大致是说,如果 VT是恒定的,那么更多的货 币供应量就意味着更高的价格水 平。从长期来看,货币不会对经 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消费理论

凯恩斯认为,政府在大萧条 期间应该增加支出,这部分是 基于他的消费观。他认为随着人 们收入的增长,他们的消费也会 随之增加,但消费的增加却没有收入增加得多。在萧条期间,人 们会减少消费并持有货币,这 进一步延长了萧条期。在这种情 况下,政府支出能增加人们的收 入,同时还会对消费产生很大的 可预测的影响,进而使经济恢复 至充分就业水平。
1957年,弗里德曼出版了著 作《消费函数理论》,并据此开 始挑战凯恩斯主义的正统地位。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将他们的收 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 入”,前者是他们有信心消费的稳定而长期的收入,后者是短暂 的或积极或消极的收入,不会对 消费产生影响。

高收入群体拥有较高的暂时 收入,但他们只消费总收入的一 小部分;低收入群体的暂时收入 为负,且消费支出超过了他们的 收入。但是,如果你将高收入人 群和低收入人群作为一个整体来 看,正的暂时收入和负的暂时收 入基本上可以相互抵消。这一事 实与弗里德曼的理论非常吻合。 从人口横截面的角度来看,消费 并没有随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多 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 对人口的总体考察(这样暂时收 入的影响就消失了),消费确实 会随着收入的増加而增加。因此 弗里德曼认为,凯恩斯的消费模 型是错误的。人们会把政府支出 看作暂时收入,它只会“挤出” 私人支出。由消费不足引起的衰 退不可能永无止境。

非理性选择

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人们做 选择的思维过程,但我们可以观 察他们做出的选择并检查它们是 否与理性和独立性公理相符。假 设可以在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之 间做出选择,你选择了苹果。然 后,再假设你可以在一个苹果、 一个橘子和一个桃子之间做出选 择。根据独立性公理,你还会选
择苹果或者桃子,但绝不会选择 橘子,因为增加的这个桃子并不 能改变你更喜欢苹果而不是橘子 这一偏好。

然而,阿莱发现,在不确定性 条件下,违背独立性公理的情况可 能会发生。假设你可以在两种“彩 票”之间做出选择,每种“彩票” 都有几种可能的结果,而每种结 果都有特定的概率。在第一种“彩 票“下,你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选 择苹果,百分之五十的机会选择桃 子。在第二种“彩票”下,你有百 分之五十的机会选择橘子,百分之 五十的机会选择桃子。因为你偏好 苹果胜过橘子,所以你应该选择第 一种“彩票“:在独立性公理下, 对每种“彩票“增加一个桃子,从 而使桃子在两种选择下被选中的概 率相同,而应该对选择苹果而不是 橘子这一偏好没有影响。但事实 上,它确实会影响结果。 在更复杂的类似的试验中,人们频繁地违反独立性公理。 这与人们总是做出理性行为这 一标准的经济学假设相冲突。 由于某种原因,在一系列选择 中,其他选项的出现会影响人 们的选择。这些行为的发现催 生了行为经济学这一新的研究 领域,它试图设计更多符合心 理现实的决策模型。

市场化政策

今天,结构性调整的失败使 各国达成了新的共识,融合早期 发展思想家的观点,用一种更乐 观的态度来看待市场。在贫穷的 国家,市场是激励资源调配的重 要手段。同时,斯蒂格利茨等经 济学家指出,市场不能很好地调节中小企业,通常会抑制发展 中国家的发展。例如,当小厂商 不能得到贷款时,即使是有利 可图的投资也没法进行。国家或 许应承担矫正这些失衡现象的职 责,帮助价格机制更好地发挥作 用。这一共识有时被称为市场化 途径,它认为国家和市场是互补 的。 然而,21世纪初,一个更 直接、更有力的大推动出现 了。2000年,联合国起草了2015 年发展目标,包括普及义务教 育、根除饥饿、降低儿童死亡率 等。这需要捐赠国家遵守诺言而 源源不断地提供援助资金,并将 资金投入一系列大规模的工业和 基础设施建设中去。

无效的投资

在经济发展早期,发展所需 的投资是显而易见的。即便如 此,协调一项涉及多个行业的投 资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知 道适当的生产平衡——鞋子、衣 服和面包的正确比率(由消费者 需求的组成可知),政府的投资 才能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只有掌握了行业间前向联系和后 向联系的详细信息,才能使各行 各业很好地相互作用。但是, 很多政府都不具备所需的专业技 术、信息或者政治影响。

许多国家以臃肿低效的国有 企业告终,没能使经济由起飞进 入持续增长。许多工业化都在 关税保护下进行一将外国货物 阻挡在外,为的就是给刚刚起步 的产业一些发展的机会。政府 保护厂商免受国际竞争的做法滋 生了 “寻租”行为一商业利益 团体为保留他们的特权而游说政 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寻 租”通常会导致政府和与有政治 背景的实业家之间关系变得密 切,从而阻碍了竞争和创新。

20世纪70年代,大推动理论 受到了学界的质疑和攻击。许多 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 达国家从本质上并没有不同,经 济理性行为和价格信号的力量无 论在穷国还是富国都一样有效。 投资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恰当 地将投资分配到各行各业。市场 能够最好地决定投资去向。

这种新的思潮认为,阻碍发 展中国家发展的,不是市场的内 在无效性,而是错误的政府政 策。过多的政府干预不仅破坏 了价格机制的作用(供求决定价 格),还扰乱了市场有效配置资 源的能力。好的政策应该是“矫 正价格”,并允许市场机制自由 运作,这样一来,资源才能得到 最好的利用。因此,应减少政府 对经济的干预,杜绝寻租行为, 让价格机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这种思想上 的改变导致了自由市场发展政策 的出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采纳了 “结构性调整计 划”,在非洲国家贯彻市场原 则。苏联解体后,它们在东欧实 施所谓的“休克疗法”,希望快 速地建立市场体系。然而,这些 建立自由市场的尝试最终因贫困 加剧且没能建立动态的多元经济 而宣告失败。

本质联系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 希曼(Albert Hirschman )用“联 系” 一词来描述产业间的相互关 系。例如,油漆产业增加油漆供给可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赫希 曼称之为“前向联系”。油漆产 业的扩张同样也增加了对化学原 料的需求,由此增加化学材料 工厂的盈利。这被称作“后向联 系”。实际上,任何行业与其 他行业之间都存在着各种前向和后向联系,这些联系构成了一个 的复杂的交互网络,从而使经济 具备整体多样化生产的可行性基 础。

大推动意味着让一无所有的 国家突然拥有所需的一切。从没 有发电站、没有工厂的状态到突 然同时拥有二者。从一个没有任 何工业部门的状态起步,它们需 要一下子建立所有设施。但是, 由于各项投资都需要依靠其他投 资项目的支持,单个企业家很难 启动如此巨大的推动工程。出于 这个原因,罗森斯坦•罗丹和其他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大推动必须 由国家而非私人市场来领导。

本着这种想法,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参 与了大型投资项目建设,将工业 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纳入了国家 发展计划。欠发达国家拥有双重 经济,包括传统农业部门(包含 大量非生产性的劳动)和由新兴 产业构成的现代部门。人们认为 大推动可以解放农村地区的过剩 劳动力,并将这些劳动力转移到 新的工业企业中去。这种思想为 注入大规模的外国援助提供了理 论基础,意在使这些援助成为驱 动投资的燃料。政府主导的投资 已经为一些地区带去了工业化的 好处。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实现了 工业的扩张和收入的快速增长; 它们成功地将积极的政府和大企 业相结合,开创了有名的发展型 国家模式。然而,1948年马歇 尔计划颁布的条件与20世纪5 0 年代新兴独立国家所面临的条件 是不同的,许多国家都在尝试大 推动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

同步建设

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在欠发达国家,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 源转化为有益的投资来促进经济 增长。这是因为像道路、港口和 工厂这样的大型工程是相互依存 的:其中一个的存在将使得其他 工程在经济上更可行。这就会导 致逻辑上的困境:第一项投资或 许只有在第二项投资完成后才能 获利,但是第二项投资又只有在 第一项投资已经完成的情况下才 可能获利。例如,从经济的角度考 虑,工厂附近需要有发电站,但发 电站只能在有工厂购买其电力的情 况下才能获利。因此可能的两种结 果是:要么既没有工厂也没有发电 站,要么两者同时建立。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更复杂 的混合生产中。假设在一个经济 不发达的国家有一个大型的制鞋 工厂。它生产的鞋子总价值一千 万,并且销售收入都转化成了工 资和利润。然而,只有当工人将 所有的收入都用于购买鞋子时, 这家工厂才能持续发展,但事 实上,人们还会将他们的钱用于 购买各种商品。假设人们用收入 的百分之六十购买面包,百分之 二十购买衣服,百分之十购买石 蜡,剩下的百分之十购买鞋子。 如果生产面包、衣服、石蜡和鞋 子的工厂数量恰好符合这一比例

(6:2:1:1 ),那么来自这些企业 的收入将被以同样的比例用于购 买各个行业的产品。只有以合适 的比例共同存在,这些产业才可 能持续存在并发展。

放弃金本位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 间,为推动经济发展,一些国家 通过本币贬值来增加出口,就此 放弃了金本位制。同时,战前几 乎不受限制的国际贸易,此时也 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限制,因为各 个国家都希望能在逐渐萎缩的世 界市场上站稳脚跟。由于每种限 制或每次贬值都进一步缩小了世界市场,因此这些政策实际上延长 了经济萧条的时间。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后,盟国的重心转向了战后经 济重建的问题。19446月,他们 在美国新汉普郡召开了布雷顿森 林会议,代表们一致同意了美国代 表提出的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提 议。而美国政府将稳定黄金与美元 的兑换比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将 负责监督这一体系并提供紧急资 金。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现在是 世界银行的一部分)的建立则是为 了给发展项目提供资金。1947年,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成立,其主要职 责是重建国际贸易。总之,这些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 衰退,金本位制受到了巨大 的压力。

的组织在寻求重建国家间的经济合 作,战争期间各国因缺乏合作都付 出了高昂的代价。 这个体系使经济持续增长了 近30年,但是它本身在结构上却 存在着问题。美国持续的贸易逆 差(即进口超过出口)有助于维 持这一体系的运转,但是美元大 量涌入别国,以至国际上美元储 备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这使 得黄金的美元价格大大超过了之 前固定的金价。随着美国政府开 支的增加,这种价格差距进一步 扩大。1971年,尼克松总统终止 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关系,布雷 顿森林体系也就此宣告结束。

自由市场的复苏

受奥地利学派路德维希•冯•米 塞斯和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等经济 学家的影响,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经 济学家对盛行的凯恩斯主义持相对 保守的反对态度。他们提倡回归一 个政府干预较少的自由市场制度。 这一思想源于20世纪后期的新古典
主义经济学,后者主要关注的是对 供给和需求的分析。芝加哥学派的 经济学家纷纷转而研究科学以获得 灵感。肯尼斯•阿罗试图运用数学 方法证明市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菲利普斯运用物理学的一些想法描 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交替关 系。一些西方的经济学家,如莫里 斯•阿莱,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将 心理学理念引入了经济学。由此产 生的新的决策模式,挑战了亚当• 斯密提出的“理性经济人“假设。

战后十年,通信技术的巨大 进步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经济 学家也比以前任何时候更加明白 经济学的国际性。虽然美国和欧洲
仍然主导着共产主义政权之外的经 济思想,但是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 关注发展中国家,不只是因为它们 是原材料产地,还因为它们自身拥 有发展经济的权利。 全球化仍在继续,经济学家们 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造 成了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呢?如何才 能缩小这个差距?从资本投资到债 务减免,越来越清楚的是,问题比 想象的还要复杂,它涉及政治、文 化、经济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认为,或 许经济繁荣并不是衡量一个国家幸 福程度的唯一的方法,甚至也不是 最好的方法。

战后的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作为英国代表参加了布 雷顿森林会议,1919年他在著作《和 平的经济后果》中曾警告,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政策可能会带来 严重的后果。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思想的影响,美国总统罗斯 福实施新政,增加国家支出,带领 美国走出了经济大萧条的困境。因 此不难想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 斯主义也同样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在美国,凯恩斯主义政策受到美籍 加拿大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等人的 积极拥护,并很快被自由民主党采 纳。在英国,工党政府根据凯恩斯 主义建立了一个福利国家。日本和 德国的经济重建则成为了它们的历 史转折点。尤其是德国在总理康拉 德•阿登纳的带领下创造了一个“经 济奇迹”。这些国家社会市场经 济建设的成功,即政府干预下的 自由市场经济,在20世纪后半叶成 为了许多西欧国家的典范。而许多 国家的经济重建则与此完全不同。亚洲大多数国家都走了共产主义路 线,“铁幕”也将欧洲分为了东欧 和西欧两个部分。这是苏联集团和 西方国家冷战的时代。共产主义制 度的传播遭到了许多西方经济学家 的反对,尤其是那些自称曾体验过 共产主义的经济学家。

新的相关性

奥地利学派获得了明显的胜 利,哈耶克也荣获了 1974年的 诺贝尔奖。尽管如此,奥地利学 派与众不同的方法和理论使其 仍然徘徊在经济学的边缘。然 而,2007—2008年全球金融体 系的崩溃以及随后政府救助银行 的行为,又引发了人们对其信条 的新的兴趣。奥地利学派的经济 学家一直猛烈批判国家对银行的 救助,认为这代表的是一种毫无 根据的市场干预。自由银行学派 呼吁废除政府垄断货币的供给制 度,其理论来源就是哈耶克1976 年的一篇文章《货币的非国有 化》。凯恩斯主义增加政府支出 的计划一直受到类似的批评。由 于主流经济学一直处于不稳定的 状态,奥地利学派注定还会产生 新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重建 国家的需要导致了凯恩斯主义共 识,倡导政府更多地干预经济。 同时,哈耶克和奥地利学派的其 他成员组成了培勒林山学会(又 名朝圣山学会)。20世纪70年 代凯恩斯共识瓦解时,涌现了许多自由市场的支持者,而培勒林 山学会对他们起着领导性作用。 美国南部出现了一种类似研究经 济政策的新方法,英国的撒切尔 夫人和美国的里根总统先后采用 了这种方法,使得它声名大噪。 这就是新自由主义,它与曾饱受 争议的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十分相 似。 国有行业逐渐私有化,政府 也减少了对市场运作的干预。苏 联解体,进一步推动了哈耶克思 想在政治上的明显胜利。在全世 界范围内,即使那些曾经坚决反 对自由市场的政党都开始相信, 确实没有可行的替代方案了,其 中包括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曾经直接针对的目标一英国工 党。受到自由市场思想强烈影响的 主流经济学家开始发挥作用,比如 米尔顿•弗里德曼。到2000年,一 个“新的共识”在宏观经济学领 域内盛行,它强调国家应该只发 挥有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