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弗里德曼的警告 就得到了印证。20世纪70年代, 随着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时上 升一滞涨现象的发生,菲利普 斯曲线的交替关系不复存在。政 府开始将控制货币供应作为目标 纳入他们的计划。德国、日本、 美国、英国和瑞士在20世纪70年 代纷纷采用了货币目标机制。然 而事实证明,要控制货币的增长 非常困难。其中一个困难是,应 该控制哪种形式的货币呢?大多 数中央银行针对的是广义货币, 包括银行定期存款(在固定的一 段时期内不能取出来的存款)。 但事实上这也很难控制。随后, 各国将注意力集中于狭义的货 币,即纸钞、硬币和中央银行持 有的存款准备金。这控制起来比 较容易,但是它与广义货币之间 的关系似乎并不稳定。 货币主义的尝试大多数都失 败了,但是其影响却非常重大。 它源于有关货币供应的政策,后 来成了一项旨在减少政府对经济 各方面干预的方案。今天,几乎 没有人会否认“货币很重要”。 货币主义政策通常是为了控制通 货膨胀,其与财政政策同样备受 关注。但是货币主义纯粹的公式 和它的政策影响所依赖的假设存 在着很大的争议:货币需求具有 可预测性,而政府能够轻易控制 货币供应。20世纪20年代,许多 国家纷纷放弃了货币目标。他们 开始用汇率来控制通货膨胀,或 者直接将利率政策与通货膨胀趋 势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