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的投资

在经济发展早期,发展所需 的投资是显而易见的。即便如 此,协调一项涉及多个行业的投 资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知 道适当的生产平衡——鞋子、衣 服和面包的正确比率(由消费者 需求的组成可知),政府的投资 才能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只有掌握了行业间前向联系和后 向联系的详细信息,才能使各行 各业很好地相互作用。但是, 很多政府都不具备所需的专业技 术、信息或者政治影响。

许多国家以臃肿低效的国有 企业告终,没能使经济由起飞进 入持续增长。许多工业化都在 关税保护下进行一将外国货物 阻挡在外,为的就是给刚刚起步 的产业一些发展的机会。政府 保护厂商免受国际竞争的做法滋 生了 “寻租”行为一商业利益 团体为保留他们的特权而游说政 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寻 租”通常会导致政府和与有政治 背景的实业家之间关系变得密 切,从而阻碍了竞争和创新。

20世纪70年代,大推动理论 受到了学界的质疑和攻击。许多 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 达国家从本质上并没有不同,经 济理性行为和价格信号的力量无 论在穷国还是富国都一样有效。 投资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恰当 地将投资分配到各行各业。市场 能够最好地决定投资去向。

这种新的思潮认为,阻碍发 展中国家发展的,不是市场的内 在无效性,而是错误的政府政 策。过多的政府干预不仅破坏 了价格机制的作用(供求决定价 格),还扰乱了市场有效配置资 源的能力。好的政策应该是“矫 正价格”,并允许市场机制自由 运作,这样一来,资源才能得到 最好的利用。因此,应减少政府 对经济的干预,杜绝寻租行为, 让价格机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这种思想上 的改变导致了自由市场发展政策 的出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采纳了 “结构性调整计 划”,在非洲国家贯彻市场原 则。苏联解体后,它们在东欧实 施所谓的“休克疗法”,希望快 速地建立市场体系。然而,这些 建立自由市场的尝试最终因贫困 加剧且没能建立动态的多元经济 而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