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脆弱性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似乎 不适合最初的两类模型。失业不 是一个问题,但东南亚国家的货 币受到了突然的、大规模的投机 性冲击。在第二代模型中,货币 贬值的例外条款本应降低经济的 社会成本,但货币急剧贬值之后 的衰退尽管很短暂,后果却是很 严重的。由银行业繁荣和萧条导 致的金融脆弱性,此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这一点,经济学 家开始关注经济薄弱环节与投机 者的自我实现期望之间的相互作 用。这种第三代模型考虑到了新 的金融脆弱性,比如当公司和银 行借入外币并借出本币时产生的 金融脆弱性。当货币贬值时,银 行将无法偿还债务。这些弱点会 引发投机性冲击和危机。
与发展理论一样,经济学家 也在寻找货币危机的征兆。在 1996年的一篇文章中,杰弗里•弗 兰克尔和安德鲁•罗斯回顾了 105 个发展中国家从1971年到1992 年间发生过的货币危机。他们发 现,发生货币贬值的情况有如下 几种:外国资本流入枯竭、中央 银行的外汇储备很少、国内信贷 增长很快、主要的外币(尤其是 美元)利率上升、实际汇率(与 国夕卜相比的本国贸易产品的价格) 很高,这所有的一切意味着一个 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了 竞争力。经济学家们认为,通过 监测这些警告信号,或许可以提 前一到两年预测到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