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是一本故事书,又名《一千零一夜》。1000年前,中东人最早欣赏到这些故事:有些是关于魔法的,如会飞的地毯、大得可以抓走海盗的巨鸟,其他则讲述平凡人生活中的把戏和笑话。《水手辛巴德》、《阿拉丁神灯》和《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是书中3个最有名的故事。

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德国的格林两兄弟——雅科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共同搜集完成的。格林兄弟都是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编者,他们从1808年开始搜集德国民间传说,最后编成了《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格林童话)。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以及《勇敢的小裁缝》等名篇,是世界各国儿童喜爱的杰作。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1805~1875)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作家之一。他出生于丹麦的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个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工。安徒生从小就体验到了生活的艰难。因此,他的童话故事对穷人的悲惨生活倾注了同情,赞美了他们的纯洁和善良。安徒生童话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其中最著名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丑小鸭》以及《美人鱼》等。

伊索寓言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大量的希腊寓言和其他寓言编纂而成的。《伊索寓言》中不仅有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还有印度、阿拉伯和基督教的故事,共300多篇,大多是动物故事。这里面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农夫和蛇》、《狼和小羊》以及《龟兔赛跑》等等。

寓言与童话

寓言和童话是老少皆宜的文学作品形式,我们通常都是读着生动有趣的寓言和童话故事长大的。寓言和童话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甚至可以是无生命的物体。不同的是,寓言一般篇幅较短,语言朴素,幻想程度较低;而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人物形象刻画得比较细致,幻想也比寓言更加奇特。

语言的形成

前面我们讲过,声带可以帮助人发出声音。但声带发出的声音并不清晰,是我们的嘴、唇、牙、舌头和面颊使声音变成清晰的语言。对着镜子发出不同的声音,看看这些部位是如何变化的,你可以说m、o、e等等。我们把这些声音组合起来就形成了语言。

语言的传播

最早的语言可能由简单的声音组成,只有同一部落的人说,也只有同一部落的人能听懂。随着贸易和旅行的发展,语言逐渐传播开来,而且变得越来越复杂。

触摸文字

拉耶盲文使盲人能够阅读。它是由金属或纸上突起的点组成的。不同图案的点代表不同的字母和数字。人们通过手指尖触摸这些点来阅读。

汉字的演变

汉字最初是模仿物体的外形而绘成的文字,因而称为象形文字。将这些象形文字组合之后,又可以形成新的字。

文字的起源

原始时代,人们将发现猎物的所在地、祈祷的记号等,用图画表现出来留给其他的人,后来就渐渐地发展成文字。最初的文字,是用图画连贯起来的绘画文字,因为每一字都必须画个图案,相当麻烦,所以渐渐地被省略,最终演变成今天的文字。

语言与文字

语言的作用是传达思想、提出问题、告诉别人做什么、创作故事和诗歌,以及解释各种事物。文字则是人类将思想、语言等记录下来的一种符号。当我们与别人交往时,语言会随着时间而被遗忘,但若有文字记载,就可以保存很久。作为传承文明的一种重要手段,文字早在5000~6000年前就已经出现,通过遗留下来的文字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数千年前人类的语言、思想和经历。由此可以预知,通过文字,我们的想法和经历也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